【癌症殺手】乙肝帶病毒者患肝癌率高100倍 醫生:腹痛嘔吐是腫瘤增大徵狀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2/06/14 13:56

最後更新: 2022/08/24 13:44

分享:

分享:

乙型肝炎可演變為肝硬化,甚至是肝癌。

肝癌是本港第五常見癌症,2019年錄得超過1,800宗新症,男女患者比例約為3.3比1。肝癌的風險因素包括乙型及丙型肝炎、吸煙、酗酒等,其中乙型肝炎(簡稱「乙肝」)是本港最常見的肝癌風險因素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約一成港人染乙肝

據估計,全港約一成人口是乙肝帶病毒者,或曾經感染乙肝,當中四分一會演變成肝硬化,繼而演變成肝癌。「乙肝」是一種病毒感染,會令肝細胞不正常地生長,甚至出現基因變異。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患肝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100倍,其病情演變速度則視乎肝炎病毒的活躍程度而異。

當感染乙肝病毒後,一般至10年後才會出現慢性肝炎,再過20年後會演變成肝硬化,肝硬化後約20至30年後才會演變為肝癌。整體而言,由感染到乙肝病毒至演變成肝癌約需50至60年,但近年肝癌患者普遍於4、50歲發病,個案亦有上升趨勢。

至於丙型肝炎在本港不及乙肝普遍,但丙肝帶病毒者患上肝癌的風險更比一般人高150倍。另外長年酗酒亦會引致肝硬化,由於基因變化需時,患者可能在2、30年後發病。

早期肝癌似消化不良

肝臟即使出現癌變,但早期肝癌的徵狀並不明顯,直至腫瘤逐漸增大才會導致類似消化不良的徵狀:

  • 近橫膈膜位置或胃部(右上腹)不適、疼痛
  • 食慾不振、體重下降
  • 噁心、嘔吐
  • 發燒、昏睡
  • 肝臟腫脹會刺激橫隔膜連接右肩的神經,導致右肩疼痛

肝癌發展至後期,更會出現眼黃、腹脹、右上腹有硬塊、小便呈茶色、大便呈淺灰色等徵狀,癌細胞亦有機會經血液和淋巴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。

肝纖掃描助高危人士篩檢肝癌

當懷疑病人患上肝癌,醫生會先為病人進行驗血測試肝功能,以及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。現今常用的是肝纖維化掃描(FibroScan),屬無痛檢查,平均只需一分鐘便可以量度肝臟內的脂肪積聚及纖維化的程度。此掃描適用於有肝炎、中央肥胖、三高、家族病史、乙肝或丙肝帶病毒者,或經常飲酒等高危人士,有助更早診斷肝臟異常情況。

若在超聲波檢查中發現陰影,病人或需要進一步接受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掃描,更精確地得知腫瘤的位置及大小。至於透過驗血檢測腫瘤標記「甲胎蛋白」(Alpha Fetoprotein,AFP),由於只限檢測到已擴散的癌症,故一般不作篩檢之用。

醫生會根據活檢結果確定癌細胞的類型,以及腫瘤的大小、位置、擴散程度、病人的身體狀況,考慮治療方案。早期肝癌可以用手術方式切除,或利用射頻消融術以高溫殺死癌組織,目前亦有不同的放射治療、標靶藥物等方法,用於治療不適合接受手術或作局部消融治療的病人。

接種疫苗、少飲酒、注意血液及體液接觸 

  • 如果性伴侶、配偶、家人為乙型肝炎患者,應接種三針乙肝疫苗。港人普遍已接種相關疫苗,但驗血後如發現身體未有抗體則可補打。
  • 小心血液接觸,例如避免共用刀片、針筒
  • 乙肝和丙肝可透過體液傳染,因此性接觸時應使用安全套,同性戀者尤其注意
  • 節制飲酒,根據世界衞生組織(WHO)標準,男女每星期飲酒量不應多於14個單位(每單位相等於一杯標準紅酒/白酒/香檳/烈酒或半杯啤酒)

撰文 : 徐成智 養和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